聚集學生需求 提升育德能力 二維碼
899
發表時間:2017-11-20 15:39 聚集學生需求提升育德能力 ——2017-2018學年三江口校區德育研討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通過調研,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學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同學校治理體系不完善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我?,F階段的主要矛盾,這就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構建高影響力的德育課程體系,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2017年11月20日上午我校三江口校區特召開“ 聚集學生需求 提升育德能力”德育研討會,參加本次活動的有我校劉劍副校長、德育處胡萬雄主任、德育處陳文萍副主任、德育處譚躍龍副主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謝維興老師、全體段長和班主任。本次班主任工作坊由譚躍龍老師主持。 首先,由劉劍副校長帶來“以學生為中心,提升育德效能”為主題的報告,他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分析了為什么我們要聚焦學校育人目標,塑造“學生中心”的價值引領,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從我們學校層面上,我們可以優化學校育人課程體系,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通過調研學生的需求,構建富有時代精神、多元開放、充滿生機活力、多層次、可選擇的育人課程體系。同時,我們應該組建各種課程的德育團隊,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有序推進德育工作。
其次,由胡萬雄主任帶來報告——《優化新時期高影響力的德育課程體系》,胡主任認為,在校一切活動皆為課程,表現形式皆為文化,他梳理了目前我校已經開設的近四十個活動課程(實踐性課程——軍訓、社會實踐、一生一席談、一班一幅畫等;體驗類課程——志愿者服務、八大節、十大體驗活動、成人儀式等等;認知性課程——微書評、精讀一本書分享會、嚴復學堂、三江論壇等;反思式課程——學習力課程、領導力課程、心理適應力課程等;發展類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綜合素質評價等等),課程實施平臺以及如何整合優化課程,打造高影響力校園文化課程體系。 接著,由譚躍龍副主任帶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校本化實施解析》的報告,他從實施依據、實施體系、評價維度、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方面層層遞進,向老師們詳細解析了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及其實施。我校在綜合素質評價上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敢于探索科學有效的綜合評價體系,我們也將不斷完善我們的評價平臺,努力建構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實施新格局。 然后,由高一年段朱永欽段長主講《打造新時期家校合作新局面》,他淺談了我校家長教育顧問委員會的基本框架、性質、功能、職責和要求,以及具體操作流程和需求清單,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最后,由心理教研室主任謝維興老師主講《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的重新審視》,他提出,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我們要重新認識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學科選擇能力和職業規劃能力,還應該都給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知識技能與態度,實現自我發展和終身發展。為此,在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時,我們要在學校課程整體架構中對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目標進行頂層設計,將生涯規劃課程融于整個學校課程之中,同時要貫徹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的“一體兩翼”——即以各學科課程實施為主體、以生涯導向課程和生涯發展指導制度為兩翼的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體系。 本次德育專題的探討將進一步加強我校德育管理水平和隊伍建設,喚起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研究意識,促進我校德育教育事業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