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五四”青年節紀念活動 二維碼
3572
發表時間:2018-05-25 15:15
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五四”青年節紀念活動 為紀念“五四”愛國運動99周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革命精神,團結年輕教師,增強凝聚力,激勵年輕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優秀教師。5月23日下午,福州八中陳煒校長、黨委朱靜書記、鄭偉副校長、陳晨副校長、王曉敏副校長、劉劍副校長、教務處陳文清主任、德育處胡萬雄主任、辦公室周義勇主任等校領導和青年教師團支部的50余位老師,集聚一堂,在三江口校區舉行了紀念活動。 活動包括以下幾個環節:①重溫入團誓詞;②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上的重要講話視頻;③青年教師分享成長經歷;④歌唱《我的未來不是夢》;⑤福州八中陳煒校長對青年教師的寄語和期望;⑥福州八中黨委朱靜書記做活動總結發言;⑦聆聽共青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大會伊始,福州八中青年教師團支部書記李景洲老師作了題為《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的開場發言,發言緊扣“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關于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代表廣大年輕教師發出了勇立潮頭、勇挑重擔、勇于創新、勇于自我發展的心聲。這也是福州八中近三、四年來相繼走上崗位的一眾青年教師在工作中實際行動和精神風貌的體現。 2017年,習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共產黨員要重溫入黨誓詞,時刻不忘初心。在大會上,青年教師團支部的全體成員也共同重溫了入團誓詞。誓詞質樸而莊嚴,老師們的朗誦聲鏗鏘而真摯,彰顯著自入團之日起貫穿至今的力求上進、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也讓老師們重溫了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一名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初心。 重溫誓詞之后,大家一起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的視頻。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指導思想,也是能夠運用于生活的科學思想方針。老師們觀看時聚精會神,不時做著記錄,用心領會馬克思主義創立、發展,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不斷結出新成果所帶來的啟示。 接下來,青年教師團支部的幾位青年教師代表,結合“十九大”精神、總書記5月2日考察北京大學時的重要講話和自身的工作、成長經歷,做了主題發言。 陳嘉瑋老師發言的主題是《重任在肩,砥礪前行》。他進入福州八中工作才第二個年頭,扛起的擔子已經不少——班主任、學科競賽指導教師、段長助理,這些工作有時候讓這位年輕人感覺力不從心,但他始終堅持一個信念“任何事終究是人做成的,只要是人能做成的事我就一定要做成,而且要盡我所能做到最好”。正是在信念的支持下,他一路做,一路學,在完成工作,積累經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也正是在這個勇挑重擔,砥礪前行的過程中,他對習近平總書記“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的寄語體會尤深,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陳嘉瑋老師這樣在工作崗位上“擼起袖子”,扎實苦干的青年人的生動詮釋。 林芷馨老師將她入職將近一年的心得體會歸納為三點——不怕困難,永不氣餒;理念正確,方法得當和不懈努力,收獲幸福。作為一名教壇新人,探索和磕絆是免不了的,但她始終保持對工作的熱情,通過自身的積累總結、同事和前輩的分享指點,她漸漸找到了工作的抓手,有針對性地重點突破,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切實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在奮斗、成長的過程中,她收獲了教師這個崗位上獨特的幸福,她發自內心地認同“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 田艷春老師分享了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在育體的同時育德、育人的歷程與心得。她說到,體育鍛煉不僅是增強身體素質的過程,也是培養積極競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堅韌意志的過程。在她教授健美操、啦啦操課程所接觸的學生中,有人通過體育鍛煉改善了心理狀態,幫助自己在高三緊張學習中保持良好心態,不斷進步,取得優異成績。也有人原本體重超標,體態不夠健康,于是他堅持嚴格要求自己,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不僅增強了體質,塑造了健美的體態,還收獲了堅持和自信。 邱雨老師對習總書記北大講話中“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一句體會尤深。她任教的初中學段正是孩子們行為習慣、思想品格形成的關鍵期,她在學生習慣、品格的塑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斷總結學生日常行為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有了不少成果和心得。她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所謂好壞,正確的引導才可以樹立正確的意識,人才的培養一定是育人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而奮斗的未來一定不是夢,汪超老師、張豫林老師給大家帶來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充分調動了青年教師活動的積極性。 黃雅芳老師結合總書記在北大的講話和自己一年來的成長的經歷,為她的演講確定的主題是“適應新角色,尋求新突破”。在她走上教壇的第四個年頭,她迎來了幾重新身份——集備組長、準高三教師和新手媽媽。規劃年級教學進程、命題組卷、學科質量分析、跨段備課再加上照顧家庭、撫育下一代,這位年輕教師身上的擔子著實不輕,她全力以赴,在新角色、新任務之中尋找著平衡,讓自己獲得了新成長,迸發了新作為。 連恩萍老師的發言主題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她說:工作四年來,她完成了從上好一堂完整的課到精細研究一堂課的各個環節的轉變,完成了從一個親切溫柔的大姐姐到寬嚴相濟效果更優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她還越發注意到行為養成和知行合一的作用,通過明確合理的班級規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模式,以老師的親力親為,言行表率來帶動全班共同遵守班級規范。以真心換真心,收獲了學生的敬愛和滿滿的幸福感。 張金滿老師雖然是團支部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但他的心態始終年輕,他始終認為“奮斗,正當其時”,所以他將發言的題目定為《年輕,奮斗就對了》。他看到了念經教師在工作、成長中的優勢和劣勢,他認為這些年輕人身上共同的特點可以在奮斗的過程中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并且共同作用于自身的發展。他來到三江口校區將近四年,一點點地積累、摸索,從買抹布這樣最簡單、最瑣碎的工作做起,將物理實驗室的設備、材料、管理常規逐漸完善起來。他一直在奮斗著,也一直保持著年輕。 福州八中陳煒校長對青年教師表示肯定并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深切的寄語,陳煒校長說:一個國家教育的發展,人才的培養,乃至于福州八中的未來都離不開強有力的教師隊伍,而福州八中的一大優勢正在于近幾年,打造起了一支人數眾多,素質優良的年輕教師隊伍,你們的成長,非常值得期待。他說: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要成長,離不開“情懷”二字。因為“情懷”決定了我們對孩子、對學校奉獻的程度。他注意到,很多教師都會在工作以后的不同年份進入“倦怠期”,那么要如何跨過這一段“困難時期”?就算沒有出現倦怠,或者跨過了,也必須正視——教師的工作,很經常是要自覺自愿加碼的,而且有些情況下見效慢、見效難,這種時候,一個教師還能不能堅持付出,能付出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心的動力有多強,有沒有足夠強大的情懷。習總書記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其中幾點都與“情懷”有關。陳煒校長希望青年教師努力磨練自己的本領,做一個有情懷的教師,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寄語:青春暢想,夢想飛揚,我們是中國夢的筑夢人。 福州八中黨委朱靜書記告訴大家,教師是神圣的職業,勉勵大家繼續拼搏。接著播放了一段廈門六中學生課余生活編排節目的錄像,而后她說:廈門六中全校有102個班級,他們的老師能然能夠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帶領學生感悟藝術,演出精彩節目。福州八中作為一所有著165年校史,并且長期站在同行前列的老牌名校,理所應當能夠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導,幫助他們成人成才。而這一宏觀目標的實現,依然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強大,離不開每一位教師都以“四有”的目標要求自己,砥礪前行。朱靜書記還對年輕教師們提出了十分具體的成長建議——專業的人必然是始于敬業,陷于學習,終于細節。有態度,有實踐,有得當的方法,各位年輕教師必定能成為大愛的撒播人。擁有這樣的教師隊伍,福州八中的學生就都能成為追夢者,而老師都會是學生的圓夢人。朱靜書記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深情的寄語:不忘初心,青春無悔! 校領導分別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深情的寄語: 陳煒校長:青春暢想,夢想飛揚,我們是中國夢的筑夢人! 朱靜書記:不忘初心,青春無悔! 鄭偉副校長:福州八中擁有著165年的光輝歷史,青年教師肩負著薪火相傳的重任。讓我們一起堅守理想信念,腳踏實地,愛生盡責,為黨的教育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 陳晨副校長:青年教師們,用你們的奮進之筆,描繪出祖國未來教育的模樣! 王曉敏副校長:面對困難,貴在堅持,成功者就是爬起來的次數總是比跌倒次數多一次的人! 劉劍副校長:那些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舒服。唯有你內心足夠渴望,你才有頑強的意志力去支撐、去激勵著自己去堅持! 大會最后以一首歌來結束——《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只要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路就在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