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問題(自閉——厭學) 二維碼
454
發表時間:2014-03-27 09:13 基本情況: 隱是一位初三在讀生。面目清秀,目光靈活,性格相對比較內向。表現出來的問題是:自閉、不與人交往、不上學、天天上網,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對人有明顯防御性,緊張、遇人不說話。無論家長怎么勸說,就是不去上學。家長很是頭痛。家長問他想要做什么?他說想早點上班,開網店、去網吧打工、和朋友一起去做點小生意等等。試了一兩次,都不行,于是就只是天天呆在家里上網。經常逃學,因為這樣,已經被學校開除了二次了。經過家長的努力,又給他找了新的學校,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父親是一家工程單位的管理人員,為人非常負責任,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的問題,他總是非常用心。二年前出了一次車禍,使得身體落下了殘疾?;究祻秃?,在單位的照顧下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但是,不久又再次遇到了一次嚴重的電擊事故,使得他的身體和心靈受到了二次的嚴重打擊。之后不能再繼續工作。從此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圧力。事故后,夫妻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妻子開始上網,丈夫疑其有網戀。關系開始產生不和。在此情況下,隱的自閉、厭學現象開始產生,越演越烈,以至于徹底不去學校。父母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隱的學業上。但是苦于無法溝通。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他將來的一生,在三番五次的勸說下,才和父母來做心理咨詢。 綜合分析: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① 發展因素——隱正處于青春期,內向,逆反,有孩子氣,處理壓力策略不成熟、不健全。 ② 認知因素――想過早工作、承擔起“養家”的責任。潛意識有保護家庭完整的愿望。 ③ 促使因素——父親兩次受傷致殘,面臨生活窘境。父母之間的矛盾,使他感到焦慮的擔心。 正值青春期的隱,“內向,逆反,有孩子氣,處理壓力策略不成熟、不健全”是他的特點。父親的兩次受傷致殘,面臨的生活窘境以及父母之間的矛盾,使他感到焦慮的擔心。于是就不想上學,萌生了要早點工作的念頭,然而不成熟的心態和欠缺的能力,使他的想法幾次都無法實現。面對這樣的困境,他沒有辦法應對。再次,當父母關系日益激化的時候,使得他感受到了家庭破裂的威脅。潛在的防御機制使得他表現出了強烈的逃學、自閉、暴燥、易怒等狀態,把自己關在房子里徹底不出門,迫使得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身上。父母擔心他的學業,于是共同他回校上學,但是他就是不聽,根本無法溝通。父母萬般無奈,在三番五次的勸說下,陪他一起來做心理咨詢。 輔導措施: 針對隱表現出來的情況以及綜合分析的結果。對其采用了認知調整與壓力管理策略引導等技術(同時,輔以對其父母心理問題的適當調整)。引導隱找到“學習就我目前最好的賺錢方式”、“父母永遠都是父母,在什么情況下都是愛我的”等正確的認知信念。同時輔以對父母的心理調整,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內心存在的焦慮,以及去合理處理它們的辦法。用時三個小時。之后跟蹤三次:隱已經聽從父母,到學校就學。一月后,網絡上問其學習和生活狀態,其回答:“吼吼!我現在在學校挺好的?!?一年后,網上看其空間信息,反映隱學習生活狀態良好。
文章分類:
案例手記
|